西安基础教育“洗牌”之后,民办学校怎么样了?

bsmseo 2023-06-14 37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每经记者 张文瑜    西安    每经编辑 贺娟娟

  教育历来是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基础教育更甚。

  尤其是“双减”、义务教育学校“民转公”等政策措施落地后,对整个基础教育行业都极具变革意义。

  一方面,“双减”让基础教育行业加强了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上的探索和创新,让“减负”不减质;“民转公”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地方优质教育资源的供需矛盾。

  另一方面,政策下基础教育行业的重新洗牌,师生资源进一步向优质公办教育学校及有实力、有质量的民办学校倾斜,校际恶性竞争、过度商业化的教育乱象进一步改善。这场转制大幕缓缓拉开,也意味着基础教育行业新的机会。

  西安作为教育大市,优质教育资源总量和基础教育质量在西北地区处于领先地位,截至2022年9月,西安共有基础教育和职业高中学校3728所。

  与此同时,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优质教育资源也是城市区域经济的“推进剂”,二者相辅相成;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投入,向来对教育优先规划、优先投入以及优先配置资源。

  其中,西安高新区更是教育内生与区域经济共同繁荣的优质“样本”。自1991年建区以来,高新区从4所学校发展到如今的200余所,得到社会和群众普遍认可,成为西安教育的“金字招牌”,教育是其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也是未来持久的发展后劲。

  事实上,高新区教育起步于1995年,彼时为解决企业和员工子女入学需求,先后举办高新一中、高新一小、高新一幼等民办学校。2003年相继规划建设了高新三小、高新四小、高新第一学校等20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在全市率先实现了“名校+”全覆盖。

  2018年,高新区托管了来自雁塔区、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的12个街镇后,为解决教育资源布局不均衡和发展不充分问题,2019年一次性投入学校建设经费135亿元,一年新建学校50所、改造提升学校87所,新增学位7万多个。可以说,伴随着高新区“三次创业”,“高新系”教育也在不断裂变为西安教育的一块“金字招牌”。

西安基础教育“洗牌”之后,民办学校怎么样了?

  现如今,在“双减”以及“民转公”等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浪潮下,各地基础教育洗牌加速,民办教育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但高新区教育的这块“招牌”却越擦越亮。

  一是西安高新一小、二小、三小、四小、实验小学、一中初中校区、逸翠园初中7所学校,实现了“民转公”,进一步均衡区域教育资源。

  二是诸如西安高新东区小学等完全符合“六独立”的民办学校平稳度过周期,未出现部分民办学校“师生出走”的情况,其教师队伍及管理团队稳定,没有受到影响,内核也颇有越来越稳的趋势。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人对民办学校都有刻板印象,更甚者会对未能“民转公”的学校产生排斥心理。

  高新东区小学用实力一点点改变了社会的偏见,也更像是整个高新战略布局下取得不俗成果的一个缩影。因而,我们以西安高新东区小学为例,解码其平稳度过背后的逻辑。

  西安高新东区小学成立于2017年,最早是西安高新第一小学东校区,于2022年6月正式更名。

  细数各项重点不难发现,此次“民转公”的重点在于“公参民”的民办学校,而对于“六独立”,即教师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办学独立、教学独立以及行政独立的民办学校不受影响。

  从其背景来看,西安高新东区小学完全符合“六独立”规范,因而能够实现上述“民转公”的平稳过渡。

  若说“六独立”的经营背景是西安高新东区小学企稳的基础,那么粉巷财经认为,更深层次的效应则在于其背后的优质教育基因以及其不断变革下,社会层面的肯定和家长、同行的认可。

  先来说说西安高新东区小学背后的“教育基因”。

  公开资料显示,西安高新东区小学脱胎于高新一小,是高新一小建校20余年以来创办的第一所分校,从建校之初就具备名校文化基因的移植。同时,高新区成立30年以来,区域吸引了诸多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形成了良好的优质教育氛围。

  不过,粉巷注意到,除了名校基因的复制以外,“结合实际情况,体现自身办学特色”才是西安高新东区小学具备资源吸引力和集聚力的原因。“我们的办学方针就是‘以爱为底色,为学生办学’。”西安高新东区小学校长闫成告诉粉巷财经。

西安基础教育“洗牌”之后,民办学校怎么样了?

  建校六年来,闫成以拓荒者和改革者的姿态见证着东区小学的创新和成长,并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使得东区小学在教学管理、教师团队以及教学质量方面的积累下,真正独立自主地进入优质学校行列。

  具体来看,当下的高新东区小学已经形成了自身鲜明的教学特色,最为清楚的理解可以分为四个层面:

  一是合理安排课时,在国家课程基础上进行“大小课”课时改革,为音乐、美术等特色学科安排了一小时大课,给予了师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创作;同时针对一些科目设置了20分钟小课用于纠错、拓展,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二是推行“数学+”改革,以数学教师单班制教学保证每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同时通过“数学+科学”“数学+心理”等数学+副科的形式打破学科壁垒,进行师资整合,推动教育教学发展。

  “‘数学+’实行5年以来,实现了不同课型的优势互补,同时东校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学生在校学习效率都有了快速提升。”闫成进一步表示。

  三是进行全优教育,高新东区小学将此前“学校管基本知识传授、家庭管作业完成、培训机构管强化拓展”三段式链状模式落地在课堂,通过在前端发力进行降时增效,进行“讲—练—拓”全管,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减轻家长及学生的负担。

  闫成认为,学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阵地,既是对三段式模式教育问题的破解,也与当下“双减”目标不谋而合。

  事实上,这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改革举措也取得了备受瞩目的成效: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提高,在校学习效率显著提升,学习负担明显减轻,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与特长。学校办学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改革赢得了教师、家长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学校《“双减”背景下“全优课堂”改革实践与研究》获得陕西省第十二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四是全面发展,打造七彩德育体系,衍生出快乐体操、篮球、舞蹈、管乐团、扎染、ipad绘画等百余种社团,在素质教育上也斩获不少荣誉;同时围绕政治启蒙、价值观塑造、组织意识培育等方面构建分批入队评价体系。

西安基础教育“洗牌”之后,民办学校怎么样了?

  仅5月一个月,西安高新东区小学就举办了十四场各类各样的活动,累计参与活动的学生达到11800人次,英语拼词大赛,足球赛、篮球赛、主持人大赛、合唱比赛、朗诵比赛、雕塑大赛等活动深受欢迎。

  粉巷财经亦在上月有幸来到学校,正值“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走廊摆满了簪花头饰、汉服设计、团扇折扇、彩墨小品等手工艺品,美术社团的同学们设计了古风短袖、书签和贴纸等,文化艺术氛围极其浓郁。

  正如闫成所说,好教育要有灵魂,教师和学生在广阔的校园舞台上共同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

  从当下的教学成果、教育质量以及家长认可度来看,西安高新东区小学已然走出了特色教育最难的一步。而特色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高质量、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在闫成看来,好教师是学校的一切,靠喊口号和训斥是教育不出好孩子的,通过认真的教学态度和得体的言行举止去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才是培养孩子最正确的方式。

  因而,东区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中,制定有针对性的教研规则和方法,以及加强自我品行提升已经融入了教师们的日常。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东区小学的教师和领导每天都会站在学校门口迎接孩子,时间长了,他们自然就养成了见人问好的习惯。”闫成告诉粉巷财经。

  粉巷财经注意到,西安高新东区小学获得教育部冰雪运动特色校、中国书画等级考试直属考点、全国快乐体操试点学校、西安市艺术教育示范校等诸多国家级、省市级奖项,累计获奖近百项。

  仅2021-2022学年度,东区小学学生市级以上获奖就达到1638人次,获奖率92.4%;教师市级以上获奖251人次,获奖率258%。教师的科研热情高涨,仅在陕西省第十六次优秀教科研论文及成果评选中,东区小学就有96名教师的成果获奖。

  站在第三方角度,东区小学探索和创新是极具定力的,彰显了作为民办头部学校的责任心和初心,其创新模式和教学方式也昭示着民办基础教育正在告别过去多年的“野蛮生长”,并在制度进一步理清和规范的背景下,不断“推陈出新”。

  最为直观的是,在新修订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和全国大力推进“双减”工作和规范民办义务教育专项改革工作大背景下,民办教育发展正处于一个“强监管”的阶段,其粗放式发展的乱象逐渐在消除。

西安基础教育“洗牌”之后,民办学校怎么样了?

  同时,不断优化的存量民办资源,也在倒逼行业优胜劣汰以及可持续发展。

  教育政策大浪淘沙,在上述教育改革浪潮下,许多优质民办学校转为公办的背景下,民办基础教育竞争更加激烈,头部学校进一步趋于优质化,部分民办小学正在悄悄淡出,只有极小部分优质民办学校才能拿到下半场的“入场券”。

  粉巷财经认为,诸如西安东区小学这类拥有稳定的教育教学能力、较大办学规模,教学创新能力突出、差异化特征鲜明的民办学校,才具备平稳度过的抗风险能力。

  整体来看,民办基础教育作为独立个体,曾在一定阶段激活公办教育的活力,应当客观理性地去看待。

  以高新区来看,公办教育进一步促进了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而优质民办学校在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提供了借鉴经验,多层次、多样化教育需求,需要公办、民办合力完成,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融合,也将整体提升区域教育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共同打造高新区“教育名片”。

  “学校教育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之立在于课程改革,这是其他教学工作之根本。东校的目标就是建立自身特有的教育思想、教学方向、课程体系等,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成功的那一天,就是东校特色形成的那一天。”闫成校长告诉粉巷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yiqupy.cn/post/5126.html

相关文章

  • 暂无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