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装装修创新案例分析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装装修创新案例分析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有人说家装行业越来越难做,那么未来家装行业的出路在哪里?
未来家装行业有两个发展趋势:
一是规模化,一是精细化。
规模化是指很多装修公司有几万平的展厅,成套的装修流程,完整的配套设施,从毛胚一直到整装,一体化完整化,让业主非常省时,省心省力,
针对人群:对装修没有太高要求的人群。
规模化的背后肯定面对是标准化,很多业主装修房子,并不是希望房子装的多花哨,而是简单大方,经济实用。
这时候规模化的公司优势都体验出来了,只需要整合好上下产业链。有一套完整的服务体系就可以很好的服务客户。有自己的一片市场。
二,精细化
精细化背后对应的是高端设计,其实做过装修都知道,装修公司之间根本的差异就在于设计。材料,工艺,主材都可以同质化。
针对群体:对设计要求很高的人群
高端化设计对于公司或者设计师来说都是一个比较好的路线,它可以让你从严重的同质化中,脱离出来,做得非常精细,而且越做越有成就感。
很多人会觉得高端人群比较少,其实只要做入这个圈子,高端设计是非常非常强劲的。
而且随着九零后和零零后的兴起,他们对设计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所以做设计差异化路线,是装修公司走出差异化很重要的一点。
其实我本人还比较看好一个市场:软装市场
随着精装房的推广,很多业主不想在硬装上做过多的改造,就希望软装使家里面更加的温馨舒适。所以我觉得软装市场以后也肯定会有一番天地的。
最近我总结了一套详细的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ppt,在里面大家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里面各个工序的详细施工工艺和验收标准。
解决了大家在装修过程当中,不懂工艺,不知道怎么验收的痛点,如果大家有意向,可以在下面留言或者私信我。
以上是ppt的部分内容,全部下来有120多页,非常通俗,简单明了。
大家好,我是有着十年设计经验的设计师,如果大家觉得我发布的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发布有用的家居文章。
。
市场行情大不如前的原因:
1、国家对房地产管控;
2、全屋定制兴起;
3、网络:网络冲击整个市场,消费者获得关于装修的更业知识更容易;价格更透明;
4.还有如墙面的硅藻泥、地砖、橱柜、衣柜、门窗类等,只要有点名气的都就是各自有设计师,为客户提供上门测量出图、安装等服务
家装公司的出路就是设计与管理:
因我们做中高端全屋定制,我发现越有钱的人,在装修房子时就越重视设计;
就一套房而言,虽然各品类产品有他们的设计师,而家装公司的设计师应该是这些品类设计师的总设计师。
家装总产值仅2万亿,互联网企业抢食
在经济水平的加快增长及房地产市场的持续繁荣下,我国家装行业发展迅猛。2011年,我国家装行业总产值刚刚跨过1万亿元,到2017年,家装总产值已逼近2万亿元,达到1.90万亿元,同比增长6.74%。
其中,新建毛坯房及改造房装饰装修产业产值达到1.61万亿元,增速与去年相比有所下降。新建精装成品房装饰装修产值达到2825亿元,同比增长35.7%,已经接近总产值的15%,成为全产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面对近2万亿规模的市场,以齐家网、土巴兔、酷家乐等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蜂拥而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网上室内设计及建筑业约有500至800名市场参与者,竞争异常激烈。
不过,由于龙头互联网家装公司在发展早期抢占流量入口,聚拢流量之后形成品牌效应,市场地位逐渐稳固。2017年我国互联网家装CR5达到62.1%,其中行业第一齐家网市占率达到25.7%,行业集中度高,呈现寡头垄断格局。
互联网家装市场快速增长,但渗透率低
传统家装市场产业复杂冗余效率低,链条涉及的主体主要有建材家居软饰工厂及经销商、物流运输服务商、装修公司、设计师、施工队和家装用户等。家装主材及家居软饰层层代理经销、产业复杂冗余,加之装修公司、设计师、施工队在装修过程中经常出现偷工减料、吃回扣推销、随意新增消费项目、转包转工等现象,导致传统家装市场普遍效率低下、用户满意度较差。
随着互联网消费的迅速发展,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互联网企业开始涌向家装行业。在众多互联网企业推动下,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在不断壮大。2011-2017年间,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规模增速基本维持在25%以上。2017年,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规模突破2000亿元,达到2461.2亿元,同比增长25.7%。
但与整个家装行业的产值相比较,互联网家装的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以网上室内设计及建筑服务为例,2017年,我国网上室内设计及建筑服务市场规模为1267亿元,但渗透仅为5.5%。
家装行业痛点依旧,互联网企业未改本质
互联网家装的兴起,一度被认为将解决家装行业痛点,甚至被看做是家装行业互联网化的终极阶段。但是,互联网家装企业仅仅做到了将家装行业的所有元素集中在一个平台上,简单地将家装元素进行整合与集中,即所谓“去中间化”。
然而,仅仅只是去中间化并未彻底解决家装行业的固有痛点和难题,连让整个行业变得更加透明的目标都未达成,反而产生新的问题,如施工过程问题频出、平台监管不力、售后服务得不到保障等。
无论是从用户需求还是从家装本身来讲,互联网家装的破局迫在眉睫。互联网家装的破局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实现互联网家装的破局就是要以用户的新需求为导向,将用户的新需求看做是互联网家装的全新方向,通过对于新需求进行最大程度的满足来将家装行业的发展带入到全新阶段。
其次,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实现用户与家装产品和服务的精准对接,借助新科技工具实现家装服务效率的提升等,将成为下一个阶段互联网家装企业能够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
最后,互联网家装想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破局必须将家装向新技术化的方向转变。家装新技术化就是通过将互联网家装看做是一个需要改造的存在,通过新技术与之产生联系,找到新的力量源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改变。家装新技术化包括家装的数据化、家装的智能化、家装的云端化等诸多方面,这些新的技术化能够打开家装行业发展的全新画卷,为家装行业的发展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2018-2023年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市场前瞻与解决方案深度分析报告》。
一派胡言!任何事情,复杂化了就是耍流氓。
家装也是特别简单的,做家装的做好家装就是了,任何以家装为名,倒卖建材家具的整装豆不长久的,因为家装是现场诸多细节的服务,而不是只会卖。
任何做家装中介的,比如只有设计师业务员拿单的,都不会长久。因为,装修是工人干出来的,而不是动机为签约的设计师业务员。
家装,越简单越持久,做设计的做好设计(设计事务所,个人设计师,设计工作室),做装修的做好装修(纯家装施工团队),卖建材的做好建材服务(品牌建材代理商、厂家)。
无论啥从业者还是业主,切记,否则你会花更多的钱不说,烦死你.
国家全装修和精装修政策的强制出台,大批家装公司都要关门,死翘翘。只有极少数以二手房改造,抢部分工装业务勉强度日,还有一部分和开发商有关系的,分的部分全装修和精装修业务,但是利润少的可怜,工程款也不好结。
装修行业的前景怎么样?
当然有,任何行业随时都有人退出,也有人随时等待进入,前提是你要找到这个行业的痛点。
当前装修行业仿佛进入死循环,顾客不相信你,你也不信任顾客,顾客总是想着是否以***乱真,用劣质材料替换好材料,是否弄虚作***,直接就怀疑你是否骗子公司。而你总想着,我都为你想到这个地步了,还能做到那一步呢?
我就接触过两个接近极端的例子,一个120平装修全包5万,赠送电视,油烟机,冰箱,鞋柜。你可以想象,最后交工的哪怕表面看也说得过去,实际材料就不是你跑半年味就可以解决的了。至于卫生间、厨房、这些用的肯定是样品或低端货,用个一两年不出问题才怪。也有全包什么都不送,一改设计就花钱,最后反而多花了2万的。
现在业主最反感电话营销,接到电话就烦你,也不相信所谓网络的广告的,那他们都在那里找装修呢?答案是在口碑里,周围朋友同事装修会积极打听,跑去看装修进度,关心装修中的问题,最终跟着同事朋友选择了同一家公司。
***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就要求做装修行业的,尤其新入行的,不要为了拉生意各种让利,各种打折,你赠送他几个枕头一个床垫,不如让他的蹲便更好用,水管五金质量更好,时间长了,他自然能感受到。要站到客户的角度想问题,有的钱可以省就帮他省了,也许你一个小小让步就会带来更多的客户。
相信只要你一直坚持下去,装修行业永远有你的生存余地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管新房或者旧房都存在重新改造装修的问题。
现在大家装修房屋不在是一个模子照搬,装修风格也都不一样。
随着装修材料品种越来越多,装修的方式也多样化了。
再者人们的审美观跟从前也不相同,有装修豪华,有装修简洁大方的。
只能说装修业只能越来越红火,但要求搞装修的工作者无论从装修技术还是从装修审美上素质一定要大大的提高。
应该说从16年开始,全面精装的时代已经慢慢来临了,到18年底,山东等部分省份已经全面进入了精装时代,新房已经没有毛胚房了。在这种情况下,传统家装行业该何去何从呢?
我认为出路有以下几条:
1.大型连锁家装企业可以通过参与竞标的方式,和开发商合作,为新房做配套的室内装修,顺应国家的精装政策。
2.提升公司的设计能力、装修技术水平,为高档住宅、别墅提供装修服务。
3.挖掘二手房、老房的装修需求,开拓局部换新服务。
4.扩大业务范围,从主抓硬装,向同时提供软装服务发展,接触到客户后,挖掘客户的个性化需求,为客户提供局部硬装改造、全屋/全程软装服务。
时代总是不停变化的,商机也在不停涌现,不想被时代淘汰,就得不停学习进步顺应时代,抓住商机。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装装修创新案例分析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装装修创新案例分析报告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