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一般装修用水多少吨)

bsmseo 2024-03-26 27 views 0

扫一扫用手机浏览

文章目录 [+]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国家规定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室内地面多少?
  2. 装修前水管加压测试关不关水?

国家规定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室内地面多少?

卫生间与普通房间地面高差不是20mm,卫生间地面宜比相邻房间地面低5mm~15mm。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JGJ 367-2015。相关条文如下: 4.7.14 卫生间装饰装修防水应符合下列规定:

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一般装修用水多少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地面防水层应沿墙基上翻300mm;

2 、墙面防水层应覆盖由地面向墙基上翻300mm的防水层;洗浴区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80m,非洗浴区配水点处墙面防水层高度不得低于1.20m;当***用轻质墙体时,墙面应做通高防水层; 3 、管道穿楼板的部位、地面与墙面交界处及地漏周边等易渗水部位应***取加强防水构造措施; 4 、卫生间地面宜比相邻房间地面低5mm~15mm。 扩展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规范》 4.7.1 卫生间应根据不同的套型平面合理布置,平面组合宜干湿分区并方便上下水管线的安装和共用。 4.7.2 卫生间宜选择尺寸合适的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基本设施,设施布置后应满足人体活动的需要。 4.7.3 无前室的卫生间门不得直接开向厨房、起居室,不宜开向卧室。 4.7.4 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卫生间宜***用可内外双向开启的门。 4.7.5 卫生间门的位置、尺寸、开启方式应便于设施、设备及家具的布置和使用。 4.7.6 卫生间的地面应有坡度坡向地漏,非浴区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5%,浴区地面排水坡度不宜小于1.5%。

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一般装修用水多少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规定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室内地面多少

卫生间地面应低于室内5-10mm是最好的,因为要防止卫生间里的水流出去。所以,一般卫生间的地面都会设置的比较低。

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一般装修用水多少吨)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在建筑规范中,是否卫生间地面要比卫生间室外地面低20mm的要求

是的,这是因为考虑卫生间有水源,为了防止卫生间给水管道突然爆管漏水,而卫生间的地面设置的地漏排水不急有个临时储水区,以防止水流到卫生间以外的室内地面造成其他房间的财产损失。

卫生间地面的高度应低于室内地面的2到5cm,地面向地漏处的坡度控制在2%-3%之间,将坡度控制在这一范围内,卫生间排水会更加顺畅。

除了卫生间地面,卫生间的排水横管也要有坡度,一般不低于1%,这样有利于污水尽快排出。

卫生间一般比客厅过道或者卧室低5-10mm是最好的,20mm是高了点,是不是当初进去施工的时候没有打水平造成的?如果特意留20mm那就是高了,可能是怕水流到外面吧

装修前水管加压测试关不关水?

水管安装过程中或验收时,通过加压的方法对安装质量进行检验.首先是为了测试水管的质量,虽然我们家庭住宅的水压一般不会达到测试时的那个高度,但若是真的供水出现异常,有的劣质水管就会经受不起突如其来的压力而爆掉,到那时后果就不堪设想了.第二是验证水电施工人员操作是否合格,所以在测试时最好监理和业主同时在场,打压时要先拧紧每个堵头,然后观察每根管与管的热熔接口是否有渗水,若是有就要马上返工,返工后还是要再次进行加压测试的.安装后一定要进行增压测试.增压测试一般是在1.5倍水压情况下进行,在测试中应没有漏水现象.  在没有加压条件下的测试办法是:  (1)关闭水管总阀(即水表前面的水管开关)。  (2)打开房间里面的水龙头20分钟,确保没水再滴后关闭所有的水龙头。  (3)关闭马桶水箱和洗农机等具蓄水功能的设备进水开关。(4)打开水管总阀.打开总阀20分钟后,查看水表是否走动,包括缓慢的走动.如果有走动,即为漏水了.如果没有走动.即是没事。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家装装修蓄水是多少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yiqupy.cn/post/105557.html

相关文章

闵行区餐厅装修知识点大全 (闵行餐饮)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闵行区餐厅装修知识点大全 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闵行区餐厅装修...

家装装修 2025-04-16 阅读4 评论0